標題:數位身分證結合自然人憑證 明年10月換發 內政部:提供智慧數位服務 保障民眾個資隱私  
日期:2019-08-23
內政部22日在行政院會報告「數位身分識別證-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辦理情形」,行政院長蘇貞
昌聽後表示,政府決定推動結合「國民身分證」與「自然人憑證」的「數位身分識別證(New eID)
」,並預計109年10月起,以2年半的時間,為全國2,300多萬國民換發,不僅展現台灣邁向數位政府與
智慧國家的強烈決心,也為全體國人打造一把開啟政府各項線上服務的鑰匙。
為了迎向智慧政府時代,內政部將從109年10月開始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(New eID),取代目前
使用近15年的紙本國民身分證。
內政部表示,「數位身分識別證(New eID)- 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」,已於108年6月6日經行
政院核定。數位身分識別證把國民身分證與自然人憑證結合在一起,民眾不用額外花錢去申辦自然人
憑證,讓大家獲得一張兼具實體世界及虛擬網路世界身分識別的證件,單純作為身分識別。
內政部指出,目前初步規劃New eID版面上公開的個人資料採最小化進行設計,晶片所儲存的個人資
料與現行紙本身分證相同,不會儲存其他資料,同時個人其他隱私資料(如父母姓名、配偶姓名等)
加密保護儲存,使用時需民眾同意,並輸入自行設定之密碼,及需用機關向內政部申請才可讀取欄位
,計畫將會在遵循個資揭露最小、隱私保護、資訊自主等原則下進行規劃,預計將於112年3月完成全
台2,359萬人換證,計畫總經費約為48億元。
內政部強調,New eID作為身分識別用途,未來民眾利用New eID即可使用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的各項
智慧政府個人化數位優質服務,並達成免臨櫃、免奔波、免提書證、免填寫、不受時空環境限制,可
隨時辦理業務等便利服務,使政府倍增服務效能及永續透明治理。
內政部強調,New eID與紙本身分證一樣,只有身分識別的用途,卡面資料比現行國民身分證更少,
防偽功能較現行身分證更高,晶片資料會透過加密保護,要透過授權才能取用,比紙本身分證更保護
民眾隱私及資訊自主權。
內政部進一步說明,New eID只是單純作為身分識別的鑰匙,將來是供各公、私部門身分識別之用,
至於各公、私部門要使用民眾個人資料,其蒐集、處理及應用,均受到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範,應盡
資料保護之責;此外,使用紙本身分證辦理任何服務,是否會留下紀錄,取決於提供服務的機關,內
政部不會主動蒐集這些紀錄,提供服務的機關也不會主動提供這些資訊,將來使用New eID也是相同
情形。
內政部指出,New eID在法律規範方面,戶籍法已賦予製發的依據,在個人隱私、資訊安全的保護方
面,透過個人資料保護法、資通安全管理法、電子簽章法等法規,可建構綿密的保護網,New eID會
在該等法律基礎上進行製發及應用,無需再另訂專法。



資料來源:外勞通訊社